首页

女王灌肠

时间:2025-05-26 02:16:54 作者:台湾各界人士送别许历农:百岁将领 风骨长存 浏览量:89913

  中新社台北5月24日电 题:台湾各界人士送别许历农:百岁将领 风骨长存

 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

  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24日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当日的台北阴雨连绵,近500位台湾各界人士冒雨前来,为“许老爹”送行。

 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,为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。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,参加抗日战争。1949年随军赴台,历任军中要职。在台湾政界他被尊称为“许老爹”,今年5月4日逝于台北,享年106岁。

  20世纪90年代,许历农因不满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李登辉搞“台独”而毅然脱离国民党加入新党,继而创办新同盟会、民主团结联盟等统派团体,始终倡导两岸和平统一。

5月24日,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图为厅内屏幕上播放写有“敬爱的老爹 我们永远怀念您”字幕的视频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24日一早,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外已聚集大批吊唁民众。厅内花篮环绕,挽联“英雄永存”“忠肝义胆”“中华铁汉”等格外醒目。

  10时整,告别式正式开始。现场举行唱诗、献诗等仪式,庄严肃穆。台湾退役将领陈兴国致悼词,回顾许历农戎马一生,特别提及许历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,表示其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继续为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而奋斗。

  许历农之女许幼梅代表家属致辞。她感念各界前来送父亲最后一程。随后,全场起立,在低回的诗歌中,追忆这位令人敬仰的长者。

  许历农个人回忆录《许历农传:从战争到和平》作者、台湾《观察》杂志发行人纪欣24日以《许历农哲人其萎风范长存》为题发表追忆文章,回顾许历农的生平大事,向这位“文武合一的典范”、台湾统派的精神领袖再次致意。

  纪欣在文章中表示,许历农对时事有敏锐的观察力,更是一位坐而言、起而行的行动派,他坚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并实践着国家统一的理想,他的未竟之业“等着我们去实现”。

5月24日,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图为大厅内花篮挽联上写有“英雄永存”字样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亲友及晚辈亦纷纷撰文,表达对许历农的追思之情。许历农的外孙女写道,阿公深受爱戴,亦深深影响着家人与朋友,自己始终以他为荣。熟识许历农的朋友则称赞他为“一代儒将,智勇双全”“高瞻远瞩,气度恢弘”,特别称许其晚年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的宏大情怀。

  告别式结束后,现场随即举行庄重的公祭仪式。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、台北市市长蒋万安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、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、新党主席吴成典、新党前主席郁慕明等人到场,向许历农遗像献花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身边的变化)内蒙古:科技小院成高校学子暑期“试验田”

今年2月,全球第一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在蛇口邮轮母港首飞成功。eVTOL指的是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航空器,航线从南山起飞,在珠海降落,原来单程两个半小时的行车时长,现在只需20分钟。

让公平正义可预期看得见有温度

——落实数字技术机制体制。着力健全并落实数字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,积极发挥中外可持续发展领域重要组织、科研机构、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的协同促进效应与作用,机制化推进数字技术在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方面的创新应用。

“阳明圣地”探阳明印记:古城添韵 山水添彩 乡村添劲

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刘哲峰表示,“星原计划”既具备了科普的传播性,又具备了培育的专业性,以及项目运作的稳定性、周期性、经济性和可持续性,是非常大的创新。“希望协和科普不仅有高峰,更要有高原,在健康教育领域作出更大成绩。”

【何以中国•运载千秋】遇见大运河丨流淌千年的科技智慧

通过延伸产业链条、推进融合发展,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拓展了乡村产业空间,助力农民就业增收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。近年来,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、全环节增值,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,新业态方兴未艾,农业多功能性日益显现。2023年,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,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200个农业产业强镇。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,今年1月至6月,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.7万亿元。通过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展。2023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91元,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.81缩小到2.39。今年上半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,实际增长6.6%。

作家盛可以:以文字构筑人性的复杂宫殿

呼和浩特8月24日电 (记者 张玮)中国博物馆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4日在呼和浩特共同举办无障碍博物馆学术研讨会,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系统性开展的针对无障碍博物馆的项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